学术报道
《哲学研究》2021年第十期刊发我院何中华教授、冯波教授学术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蕴再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其原因和根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首先,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使革命的重心由西欧转向了东方,从而赋予中国革命以合法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历史必然性所在。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资关系,外化为西方—非西方国家的关系之后,无产阶级的角色因之转变为以民族为单位表征的形式。这是被压迫民族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契机,也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形式的历史语境。再次,中国作为东方国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实际跨越,客观上格外要求中国革命的主体发挥能动性。在这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提供了丰厚资源。

刊发于《哲学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简介:何中华,必赢242net教授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抽象与物化的关系

摘要:抽象与物化是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两个重要范畴,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澄清。首先,劳动被抽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物象化"过程。在交换过程中,生产者的人格及其关系都被抽象掉了,只留下劳动产品相互中介而形成的闭合体系的外观。抽象劳动揭示的是商品拜物教内在的、超感觉的"幽灵",而"人格的物象化"阐述的则是这个"幽灵"借以表现自身的、物的外观。其次,抽象统治与"物象的人格化"其实质都是社会统治,即非人格的、客观的社会形式对个人的支配与强制。抽象统治是物象的人格化的内在实质,"物象的人格化"是抽象统治的外在表现。最后,现实抽象与物化假象都源于抽象的社会现实基础上个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无意识,只有通过革命实践,个人以共同体的方式有意识地掌握社会生产力,才能最终解决抽象与物化问题。只有实现抽象与物化之间的相互格义,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

刊发于《哲学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冯波,必赢242net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