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山西大学江怡教授做客分析哲学论坛

5月20日晚,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江怡教授于知新楼A1618做了题为“如何超越分析与思辨的哲学之争”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必赢242net王华平教授主持。

江老师的报告主要通过介绍著名逻辑学家王浩的元哲学思想来回顾分析哲学与思辨哲学的“世纪争论”,并且认为这两者应当从对立经由多元而最终达到统一。江老师首先梳理了分析与思辨之争的的背景。他指出,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分析哲学与思辨哲学在20世纪初实际上都试图解决相同的问题。例如弗雷格与胡塞尔之间的频繁互动。然而由于这两种哲学对于语言与思想之间关系的看法不同,最终走向分歧与对立。江老师通过介绍海德格尔与卡尔纳普之间的争论以及塞尔与德里达之间的争论,说明了两种哲学的理论旨趣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江老师指出,争论双方由于方法的差异并没有争论同一个问题,因此争论的双方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甚至相互理解。分析哲学更加注重论证、语言以及清晰性,因此在处理哲学问题上比较细碎很难上升到一般性理论。相比之下,思辨哲学更加注重体系性与对宏大大问题的关注,然而却缺少清晰化的表述与论证。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两种哲学应当停止对立、相互借鉴并且最终化差异为共识。接下来,江老师介绍了王浩关于元哲学的基本思考以及其对分析哲学的批评。王浩是国际知名逻辑学家,在自动定理证明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除此之外,他还深受哥德尔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从而对分析哲学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很多内部批评。王浩坚持“事实主义”,认为哲学研究应当更加公正的对待我们现有的知识。然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其他分析哲学主流采用一种“约定主义”的数学哲学,不能合理的解释数学实践。王浩也认为哲学应当作为一种“描述的现象学”,关涉我们整体上的世界观。最后江老师用王浩书中的一句话做总结,“仅仅有分析是不够的”,哲学应当具备统一性与普遍性并且关涉终极原因的讨论。

主讲人简介:江怡,山西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与兴趣为:维特根斯坦哲学、现代英美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史以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比较研究,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要代表作有:《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1996)、《分析哲学教程》(2009)。